淺談“匠才施教”法在幼兒珠心算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298b7df1f6

一、“匠才施教”法的概念內容

什麼叫“匠才施教”呢?即在教學過程中不講算理算法的理論知識,只注重實際操作。就好比瓦匠、木匠師傅帶徒弟一樣,瓦匠修樓角,木匠修桌椅,其中有很多三角、幾何的原理知識,但師傅在傳授徒弟時,只講如何擺磚,如何放線等實際操作辦法,而不講理論,結果能修成合乎理論要求的高樓大廈。

“匠才施教”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以及理解程度與自然直賦的接受能力,減化或減少珠心算教學的算理算法的理論概念的學習和理解,以達到珠心算教育教學的目的。

二、“匠才施教”法的理論依據

心理學研究認為︰“年幼的兒童在觀察一個事物之後,在頭腦中可以形成一個十分鮮明的並可以對其繼續進行‘觀察’的表象,這種表象稱為‘遺覺象’。據研究,成人的‘遺覺象’很少出現,根據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研究表明,我國兒童‘遺覺象’出現頻率為22%─23%(韓永昌主編的《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進一步認為︰“由於這種表象不同於後象,也不同於回憶表象,而很像知覺表象,所以被稱為‘遺覺象’或‘逼真表象’。‘遺覺象’通常發現於兒童,到了青年期一般都會消失,但也有少數成人能夠產生這種表象,這種表象的成因尚不清楚,也許和腦的某種特性有關……”(楊注主編《心理學概論》)。

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關於發展認識論表明︰四至十二歲兒童的思維被認為是屬於“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的兒童開始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憑借象徵性格式在頭腦裡進行“表象性思惟”。在具體運算階段時,兒童可以進行群體運算,但是一般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援,有些問題可以在具體事物幫助下順利解決。兒童必須透過動手、動腦和動口促進智力活動的內化,建立認知架構。(王衛達主編《珠心算》)

綜上所述,4─12歲的兒童以具體形象思惟為主,他們的思惟往往離不開事物的具體形象,且模仿性強,對曾經接觸過的事物印象深刻。所以,“匠才施教”法就是根據幼兒的思惟特點把抽象的口決概念減少或減化為具體形象的實際操作,使幼兒更輕鬆愉快的接收珠心算教學內容的學習。

三、“匠才施教”法在幼兒珠心算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匠才施教”法主要應用在珠心算基礎知識教學部分,可使幼兒盡快進入“雙手撥珠”的教學與訓練︰加快認識數、珠、盤相互作用的關係;輕鬆掌握湊數、補數、差數的基礎知識。

(一)“匠才‧施教”法在“雙手撥珠”教學訓練中的作用

據生理學家分析,人們的大腦左半球控制右部肢體,右手撥珠就是大腦左半球發揮作用;人的大腦右半球控制左部肢體,左手撥珠就是大腦右半球發揮作用。用左右雙手同時進行撥珠運算,對於發揮、調解、促進左右腦兩半球的功效和開發起到了積極的作川,對促進幼兒的思惟能力,啟迪智慧,增強記憶,均有特殊的效果。所以“雙手撥珠”是一種比較先進,比較適合於兒童開發智力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幼兒學好珠心算知識的根本。

在開始引入珠心算教學時,教師要特別重視幼兒打算盤的姿勢、撥珠方法。撥珠法是雙手的手指和手指之間的分工與協作動作,也稱為“雙手撥珠”指法。熟練正確的掌握科學撥珠方法是提升珠心算準確率和速度的關鍵。“雙手撥珠”指法的操作應貫穿於教學之中,把它當作基本功應常抓不懈,因為這一環節是珠心算的奠基階段。

按照道統的指法教學,往往是先用單手學會了十以內的湊數、補數後,再進行雙手的指法練習,即先會理論知識,再進行實際操作,這無疑延緩或複雜了珠心算指法教學的內容,增加了幼兒的學習負擔。而“匠才施教”法在“雙手撥珠”教學中,依托於定數“1─9”的教學知識,在教學與訓練中,其理論涉及到湊數、補數、差數和加減法的內容,學習者還不具備這些知識,因此在教學中只告訴幼兒死記硬背撥珠要領,手指動作及手指撥珠的方向,不講湊數、補數、差數和加減進退位的理論。如︰教幼兒開始學習定數“1”連加到“100”再減到“0”時涉及到滿五湊數,滿十補數的加減內容,但在訓練“雙手撥珠”定數“1”時,只重點講4+1(滿五加時)指法雙下;5-1(滿五減時)指法雙上;9+1(本檔滿十時)右手雙分,左手同時拇指上撥“1”;10-1(本檔不夠減時)左手食指下撥,右手雙合即可。括號裡的理論概念,教師可輕講,但不要做過多的解釋,不要求幼兒記憶、理解,幼兒只要會撥定數“1”中的4+1、5-1、9+1、10-1即可,在幼兒熟練掌握定數“1”的撥珠要領後,可把他做為指法操基本功訓練,可進行速度和雙手協調能力的訓練,或遊戲比賽活動,同時還可延伸、拓展珠心算基礎知識的內容,為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匠才施教”法在湊數學習中的作用

珠心算的加減算分為四種類型︰一類是直加直減;二類是滿五加破五減(湊數);三類是進退位加減法(補數);四類是破五進位加退位滿五減(差數)。幼兒在逐步學完了這四種加減類型的內容後並能辨析和熟記其理論概念,才能進行珠心算加減綜合題型的盤算和心算的訓練。這無疑對以具體形象思惟為主的幼兒來說,辨析和應用這些理論概念是比較抽象,有一定難度的。

初學珠心算的幼兒對於撥珠練習和直加直減都比較感興趣,他們認為很簡單、很具體、不難,符合於幼兒具體形象思惟特點。但在幼兒學習湊數時,對於代表“五”的上珠,幼兒感到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按照道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利用大量的卡片、頭飾、兒歌、遊戲等方法進行教學,當時幼兒感覺掌握的很好,但在學習補數、差數時,多數幼兒往往被理論概念“搞糊塗”,不知什麼時候用湊數,什麼時候又該用補數和差數?

“匠才施教”在湊數的教學中,不讓幼兒記“滿五加減”的理論概念,即︰“下加不夠,加五減湊”“下減不夠,減五加湊”,只讓幼兒知到“8”以內需要破五,滿五十道題的撥珠方法以及互換關係即可。

(三) “匠才施教”法在進行滿十的進位退位加減教學中,可分為本位檔上的補數能夠直加直減的,和本位檔補數不能直加直減的兩類。本位檔補數不能直加直減的就是進位破五減,退位滿五加,即差數,這是一個教學難點。在這一教學環節中,遇到差數加法題,幼兒就要用“加差去五進一”理論概念來做,減法題就要用“退一加五減差數”的理論概念撥珠,按照道統的教法,無疑幼兒又得再在補數加減兩個要領的基礎上再記差數加減兩個概念,增加幼兒的學習負擔。“匠才施教”法在差數教學中不教理論概念,充分利用幼兒已具備的湊數和補數知識,做好6、7、8、9本檔破五,滿十進退位的練習,如5+8教幼兒思考︰加“8”,“8”的補數是“2”,應減“2”進一(個位檔上的“5-2”是湊數內容無須多講),故右手雙上“3”去“5”同時右手拇指進一;再如13-6︰教幼兒思考個位檔3-6不夠減,十位退“1”,個位檔加“6”的補數“4”(個位檔上4+3是湊數內容,無須多講),同時,教師要把純差數題型歸類出來,與純補數題型比較練習,使幼兒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步熟練差數教學內容。

四、發揮“匠才施教”法的積極作用,開拓珠心算教學活動的新局面

幼稚園教師教法與學法是否得當,是幼兒接受知識主動發展的關鍵,幼兒期孩子的無意注意、無意記憶佔優勢,集中注意的時間較短,具體形象思惟為主要特點,抽象邏輯思惟逐步形成,所以教師要在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上下功夫,盡量減少或減化抽象概念的教學內容,選擇一些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匠才施教”法不失為幼兒珠心算教學的一個好方法。

珠心算對幼兒的啟智功能勿庸置疑,珠心算教學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時代在前進,教育在發展,更廣闊的領域等待我們去大膽實踐,勇於創新。教學相長,教學的過程也是珠心算教師成長、成熟的過程,讓我們用“匠才施教”法巧過“5”關,妙攻“差數”,使幼兒輕鬆學好“湊、補、差”,不斷總結經驗方法,充分發揮“匠才施教”法在幼兒珠心算教學工作中的積極作用,開拓幼兒珠心算教學活動的新局面。(榮獲第五屆新疆珠心算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本文發表於台北市舉辦之海峽兩岸珠算教學觀摩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