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來台灣省商業會與台灣珠算事業發展

一、前言

珠算,是一項源遠流長的計算技藝與文化藝術,早在1800年前,東漢數學家徐嶽所撰《數術記遺》書中即已記錄了14種計數方法,其中即包括「珠算」,並以「控帶四時,經緯三才」來描述之。《數術記遺》這段文字一般被認爲是最早關於珠算的記載,咸信是對當時所流傳的計算工具做一番彙整,可見珠算應早在紀元前就已經與各種計算輔助工具一起流傳使用。再過千年的發展,珠算以其操作簡單、體積小巧、方便實用等優勢,在各種算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宋明以降,珠算漸成為近千年來華人社會最主要的計算工具。同時,珠算也憑藉其經濟實用的優勢,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先後流傳到周邊的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地區,近代更隨著地理大發現以及華人移民潮,逐漸從亞洲擴展至歐、亞、非、澳等世界各地。

台灣省商業會的前身是在1945年台灣光復後,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解散日據時期之「台灣商工經濟會」,同年12月改組更名為「台灣省商會聯合會整理委員會」,由板橋林本源家族之長房嫡傳、華南銀行創辦人林熊徵先生為主任委員,負責向台灣商工經濟會之日籍負責人交涉監管及改組「台灣省商會聯合會」事宜。1946年9月16日台灣省商會聯合會正式召開第一屆第一次全省會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會章並選舉首屆理監事由林熊徵先生當選為首屆理事長,台灣省商會聯合會正式成立。嗣後再於1973年依新公佈之商業團體法將台灣省商會聯合會更名為「台灣省商業會」迄今。也由於在台灣商工經濟會時代,珠算能力檢定即是該會的業務之一,有時還舉辦珠算競技大會,是以重組後的「台灣省商會聯合會」也隨之與台灣的珠算發展結下不解之緣。

台中技術學院楊渠弘教授(1939)所著〈珠算慶花甲-綜觀台灣珠算事業變革及展望〉一文,將台灣珠算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來描述:包括珠算事業導入期(1945~1981)、珠算事業成長期(1983)、珠算事業成熟期(1984~1989)、珠算事業衰退期(1987~1993)、海峽兩岸珠算學術交流(1990迄今)、新興珠算團體崛起(1988迄今)、台灣制度教育改革影響珠算(近期),本文將參照之,將台灣省商業會與珠算發展分為:1990年以前之台灣省商業會與珠算事業的起飛、1990迄今之台灣省商業會與珠算事業的多元化、台灣省商業會對珠算事業的未來展望三段來敘述,並參酌海內外先進之專業論述,略抒淺見。

二、1990年以前之台灣省商業會與珠算事業的起飛

依據鄭文導先生(1919~1999)所述,1946年台灣省商會聯合會初創,草創時期,諸事待興,1951年11月台灣省商會聯合會為慶祝當年度商人節,首度籌辦全省性珠算比賽大會,1952年5月為延續發展珠算,培訓商業人才,又創辦了全省珠算能力測驗,首開台灣地區辦理珠算檢定之先河。當時鄭文導先生擔任台灣省商會聯合會企畫主任,敦請陳智蔭、郭復聯、林天來等3位珠算耆宿協助珠算推廣業務,而後因業務逐步推展,再增聘周慶安、陳金瀧、吳樹基、葉茂盛、陳碧玉等先進為珠算專門委員共同協助,直至1956年始正式組織「台灣省商會聯合會珠算促進委員會」,網羅全國珠算人才參與珠算推廣工作,業務可謂蒸蒸日上。

1957年,日本商工會議所來函邀請台灣省商會聯合會派遣珠算代表團赴日訪問,台灣省商會聯合會應邀由理事長張祥傳先生擔任團長、周慶安先生擔任副團長,一行10人組團赴日訪問,自此將珠算活動帶入國際文化交流。1960年日韓兩國派遣珠算代表團蒞台訪問,為與日韓兩國對等結盟成立「國際珠算協會」,當時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何佐治先生徵得台灣省商會聯合會理事長謝成源先生之同意,將原屬台灣省商會聯合會之珠算促進委員會擴大組織為全國商業聯合會商業珠算委員會,並於1961年2月24日正式舉行成立大會,同時推舉謝成源先生兼任商業珠算委員會主任委員,自此珠算業務轉入商業珠算委員會。雖然珠算推廣組織轉為全國商業總會轄下,而當時包括鄭文導先生等承辦珠算業務之工作人員、辦公會所等均由台灣省商會聯合會支援,未曾變動,並沿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當年的珠算重點業務,除了中日韓三國每年輪值主辦一次的國際珠算協會大會暨國際珠算競賽大會,同時還多次由商業珠算委員會主任委員組團到海內外訪問表演或舉行珠算與電子計算機比賽,以宣揚中華珠算文化以及珠算獨到之處,由於當時出國比賽或表演實屬不易,所到之處,均受到當地僑胞、駐外單位以及外國與會人士熱烈歡迎,各地新聞媒體也針對學習珠算之效果大肆報導,顯見商業珠算委員會推廣珠算,不僅嘉惠珠算學子,對於發揚我國固有文化、宣慰僑胞、發展國民外交,均立下過汗馬功勞。

當然,珠算推廣業務不能不提珠算檢定,台灣珠算草創之初,只有台灣省商會聯合會舉辦珠算檢定,現今許多資深珠算老師仍然珍藏1950年代參加台灣省商會聯合會珠算檢定合格所頒贈的一級、二級、三級證書,為這段歷史留下寶貴的見證。之後相繼於1959年中華民國珠算學會成立、1976年國際珠算聯合會成立,從此舉辦珠算檢定的單位,一分為二,再分為三,各單位每年各辦二次,全年共有六次,1983年三大團體組成聯合測驗委員會共同辦理珠算檢定。1983年至1989年間,每年的珠算檢定人數均在50萬以上,達到台灣地區珠算事業發展以及珠算檢定的巔峰。

隨著時代的推演,電子計算機、電腦應用逐漸風行,1987年政府核定將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珠算課程減少,1993年又將珠算改名為商業計算並列入選修課程,整體珠算學習人口隨之銳減,商業職業學校獨領珠算學習風潮的時代逐漸過去,但是危機也是轉機,珠算出現轉入兒童教育的新契機,自此更多的珠算推廣團體應運成立,珠算的發展呈現了多元繽紛的新風貌。

三、1990迄今之台灣省商業會與珠算事業的多元化

1980年代末期,珠算事業在職業學校的課程縮減,電子計算機的導入等內外情勢的影響下,發展趨緩,同時,行之有年的聯合測驗委員會也因故傾軋,於1989年下半年未能再獲准繼續主辦珠算檢定,以上種種,使台灣地區的珠算檢定中斷,也造成了珠算推動事業的挫折。但是,也由於同時期台灣地區解除戒嚴,社會上各層面的管制逐漸解除,民間社團也開放自由成立,許多對珠算有熱忱、有理想之先進們,不忍見珠算事業的停滯,紛紛邀集同好組織珠算或心算團體或協會,齊心推動珠算發展,其中最熱心者首推時任台灣省商業會常務理事的葉宗義先生。

葉宗義先生自求學時代就與珠算結下不解之緣,早年曾擔任珠算教師,之後雖然轉而從事工商業發展,並自1972年起擔任台灣省商業會理監事,但仍未忘情珠算事業,屢屢為省商會的珠算事業催生。1990年,葉宗義先生鑑於珠算的低迷,終於說服時任理事長的張平沼先生以及其他理監事會成員,於台灣省商業會下成立了「珠算振興委員會」,擔任首任主任委員,興辦珠算檢定、珠算比賽以及珠算交流等業務。同年又有高雄市心算學會成立,之後相繼1991年4月中國心算學會成立、同年7月有兒童珠算協會成立、同年12月中華實用珠算研究學會成立、1993年中華珠算學術研究學會成立、1994年珠心算發展協會成立,1995年又相繼有台灣省算學學會、台灣省珠算心算學會等成立,迄今政府登記有案的全國性珠算心算團體即有20個單位、另有台灣省2個、臺北市2個、高雄市5個,台灣省各縣市亦多有成立珠算團體,估計全台灣地區有超過50個與珠算心算有關的立案或自組性聯誼團體在活動,每年興辦各種珠算比賽、檢定、交流活動,百花齊放,為台灣珠算開創多元的時代。

台灣省商業會自1990年成立珠算振興委員會(1995年改組為珠算委員會)以來,與諸多珠算團體共存共榮,在一致的目標下,分進合擊,共同為推動珠算而努力。迄今逾15年,不僅在台灣地區致力推動各項珠算事業,也建立海峽兩岸的珠算交流管道,同時在海外地區更透過合作單位辦理珠算心算檢定與學術交流工作,近年更積極參與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泛太平洋珠算心算協會的活動,並發展珠算全球資訊網(www.abacus.org.tw)、珠算海報等珠算推廣品,將珠算的事業推向多樣化、網路化,以下擷取重點分別簡述,以推展珠算工作的角度,提供與會者共同指教。

1.台灣省商業會的珠算檢定工作

檢定事業是珠算推廣工作的大宗,台灣省商業會珠算振興委員會於1990年成立以後,參酌聯合測驗委員會的鑑定制度創立「商業計算人才能力測試」,區分為十級(檢定命題分別為1位至10位之加減法、相對之心算、8級以上加考被乘數與乘數共4至11位之乘算、除數與商共3位至10位之除算、3級以上再加考傳票算,總分達70分以上合格,十級程度最低,一級程度最高)、十段(檢定命題為5位至10位之加減法、相對之心算、被乘數與乘數共11位之乘算、除數與商共10位之除算、相對之傳票算,依據總分由80分至200分核定最低初段、最高十段),同時珠算心算雙項達三級、二級、一級、初段至五段、六段至十段者分別列為丙等、乙等、甲等、優等、特等商業計算人才,此一制度一出,初次檢定人數即達4萬人以上,許多社會人士也參加檢定以獲得公民營金融機構加分晉級的機會,同時也影響到後期職業訓練局推動之技術士檢定將珠算類科命名為「商業計算」,並區分為丙級、乙級、甲級,所以影響不可謂不大。

之後,隨著學生主要學習年齡由職業學校降至中小學甚至今天的1、2年級、幼稚園,省商會呼應考區及家長的需求,並透過歷年珠算委員會的會議討論,做出包括廢考傳票算、將每題15口降為10口、加考縱橫列計算、增設11、12級等變革,形成今日的珠算、心算檢定制度,以符合時代的需求。

2.台灣省商業會在台灣地區的其他珠算推廣工作

1990年台灣省商業會在珠算委員會主任委員葉宗義先生的推動下,主辦台灣地區珠算比賽,並以選拔優秀選手,帶動珠算學習風氣為目的,不分年齡以一級、二級的程度混合名命題,比賽項目分為乘算、除算、加減算、傳票算、心算等五科目,獎項分為團體賽及個人綜合賽,依據報名人數錄取1至4名給獎,另合併各組個人綜合賽成績錄取前10名核定為年度「全國珠算十傑」,此一比賽也是迄今不輟,由於是台灣地區數一數二的高程度比賽,讓許多低階選手望之卻步,但也是頂尖選手測試實力的最好機會,透過每年的珠算十傑成績,可以一窺台灣地區珠算水準。近2年省商會為普及珠算心算,特再開辦心算比賽,不同於菁英比賽,採取分齡分級的方式,也獲得了廣大的回響,同時從報名選手的數字來看,幼稚園、國小1、2年級的選手佔了總報名人數的55.6%,足見學習人口的重心已下移至幼齡兒童。

要有狀元徒弟、自然也要有好的老師,省商會成立珠算委員會後,同時有感教育當局未能重視珠算,為培育傳承珠算的種子,於是策劃開辦師資研習班,以為振興珠算事業注入新的力量。1990年創辦師資研習班時,以每期6週共48小時之訓練為主,迄今舉辦10餘期,培育師資超過600多人。近年更配合珠算界的需求,或採取3天24小時,或是不定期的課程講習方式辦理,以提供在職教師的需求,提升珠算教師的素質。同時也為了提升珠算的學術水準,建立珠算文庫,省商會也呼籲珠算先進捐贈圖書文物,現今有包括陳根塗、陳文宗、楊渠弘、劉福壽等多位珠算先進捐贈書籍數百冊珍藏於省商會,提供珠算界查閱,未來也期許能擴增成立珠算圖書館。

同時間,省商會也無時不思考珠算推廣的活潑化,除了長年致力於珠算檢定、比賽、師資研習等珠心算推廣工作外,更不定期設計製作系列的珠算海報、珠算滑鼠板、珠算紙扇、珠算鉛筆等宣傳品,分送海內外珠算友人或珠算學子,宣揚珠算啟迪智慧的功能。近2年配合世珠聯的成立,也在每年的8月8日盛大舉辦慶祝世界珠算日大會,辦理「珠算教育貢獻獎」、「推廣珠算心算教育績效卓越獎」等表揚活動,同時也舉辦兒童珠算美術比賽,不僅活絡珠算推廣事業,積極再創珠算的新風潮。另外,2004年大陸江蘇南通珠算博物館落成,省商會也在葉宗義主任委員呼籲下,邀請台灣珠算界同好共同集資捐贈了「發揚珠算精神碑」,為南通珠算博物館樹立了可長可久的珠算標的。

另外,省商會因應資訊時代的來臨,早自1996年起即正式成立珠算全球資訊網(www.abacus.org.tw)。在講求即時迅速的時代,省商會透過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24小時全天候提供珠算界線上的珠算心算聯合測試的合格學生、歷年珠算比賽珠算十傑最高榮譽名單、珠算學術論文發表、珠算文物介紹、珠算心算能力測試介紹、珠心算教學師資、台灣地區珠算動態、大陸地區或國際珠算交流活動、珠算小百科、相關友會連結等等,也不斷推陳出新,提供新的內容,讓珠算界或是有興趣者瞭解珠算、認識珠算的機會。在知識掛帥的今天,珠算全球資訊網以較小眾的市場每月點選人數仍超過1萬人,近年許多教育界珠算相關文章也都引用資訊網中所提供的論文篇章,足見已獲得海內外珠算界同好及家長的認同及好評。

3.台灣省商業會的海峽兩岸交流貢獻

台灣省珠算委員會成立以來,葉宗義主任委員雖然浸淫珠算多年,但是有感於對珠算學術研究,以及廣泛運用珠算的大陸地區認識有所欠缺,同時正逢台灣地區解除戒嚴開放兩岸往來探親,遂在鄭文導、鄧浩等先生的穿針引線下,與中國珠算協會取得聯繫,並於1990年由葉宗義首度率團前往北京中國財經學院拜訪中國珠算協會朱希安會長等,並取得珠算交流的默契。1991年7月省商會與中國珠算協會在北京盛大舉行了首屆海峽兩岸珠算學術交流會暨少年珠算觀摩賽,雙方並共同協議每年輪流主辦一次海峽兩岸珠算學術交流活動,包括兩岸珠算優秀選手比賽、珠算教學觀摩及互贈珠算出版品、交換學術論文與教學心得等,開啟了兩岸間珠算交流的先河。

1992年起兩會再聯合舉辦海峽兩岸珠算通信比賽,並評比績優單位在每年的兩岸珠算學術交流活動公開表揚,高峰時期每年兩岸有超過60萬人參加,一時蔚為風潮。自此兩岸珠算交流日漸活絡,不僅在省商會與中國珠算協會間互動,省商會與大陸各省市珠算協會,以及台灣各珠算團體與大陸各珠算協會間也都有密切的交流與互訪,迄今不絕。2000年葉宗義與朱希安兩位更共同主編了《當代中國珠算》一書,詳述了珠算的發展史,也記錄了兩岸交流的這一頁。兩岸珠算文化的交流,不僅增進了兩岸珠算文化瞭解、交流,同時也讓兩岸珠算界共同為推廣珠算大業齊步邁進。

4.台灣省商業會的海外珠算交流經驗

由於台灣地區僑胞外移日多,許多珠算老師也隨移民潮外移,並在當地落地生根,同時於異國創業從事珠算教育,在國外發展新的事業,傳播珠算,也產生了海外地區珠算檢定與教材的需求。是以自1995年起台灣省商業會即首度接受新加坡教育單位的邀請,由葉宗義主任委員率隊前往協助辦理珠算檢定,並邀請台灣珠算專家學者一同前往教學指導,之後期間台灣省商業會曾在當地舉辦師資研習營,台灣省算學學會也曾協助舉辦珠算比賽,對提振新加坡珠算風氣做出貢獻。除了新加坡迄今推動不輟外,台灣省商業會迄今辦理檢定超過50年深具傳統歷史與公信力、鑑定證書設計包括參與各國國旗之精美國際鑑定證書,並採中英對照方式供不同國家考生認證使用、以先進的網際網路電子信箱方式往來聯繫、以及通過鑑定之合格考生均於珠算全球資訊網中公開徵信等特色,獲得了包括美國、加拿大、香港、澳洲、馬來西亞、印度等許多國家或地區的肯定而參與檢定,將珠算心算檢定工作帶入全球化。

另外,1999年台灣省商業會在廖正輝先生的協助下,在會議室舉辦海外珠心算教師研習會,除台灣地區外,並有香港、馬來西亞、加拿大、印尼、泰國、澳洲、新加坡等地珠算界人士參加,並達成共同推動珠算工作的誓約。同年,在廖正輝先生的全力促成以及省商會的協助下,與會的珠算成員成功的在台灣台北市首度舉辦泛太平洋珠算心算協會年會並辦理泛太平洋珠心算比賽,嗣後2000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2001年在泰國曼谷、2002年在加拿大多倫多、2003年在印尼雅加達、2004年在台灣桃園、2005年在新加坡舉辦第7屆年會暨比賽,並有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泰國、美國、香港、印度、日本、英國、阿曼等國家或地區共同參加,7年的光陰並不短暫,台灣省商業會也透過了泛太平洋珠算心算協會的組織與活動,建立了許多民間深厚的友誼。

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的成立,也是省商會海外交流的新頁。在省商會與中國珠算協會1990年起長期的互動交流下,雙方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由於1996年10月在山東濰坊舉行的首屆世界珠算大會至為圓滿成功,於是在省商會葉宗義主任委員與中國珠算協會朱希安前會長共同發起下,為凝聚世界珠算界的力量,共同建立制度,促進珠算的再發展,2002年10月28日珠算界結合了包括台灣、大陸、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東加王國、泰國、汶萊、澳洲、加拿大、印尼、委內瑞拉、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國或地區500名同好,於大陸北京市的北京會議中心召開成立大會,正式成立了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由時任中國珠算心算協會會長的遲海濱先生擔任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首屆會長,葉宗義先生等擔任副會長。之後,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再於歷次的會議中與各國珠算專家學者研討世界珠心算鑒定標準和通信比賽辦法等,並議定每年8月8日為「世界珠算日」,世界各個國家與地區共同約定於當天同時舉辦慶祝活動,共同凝聚珠算界向心力,提振珠心算學習風氣,促進珠算心算事業發展。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目前已進入第二屆,其成立將珠算推廣工作帶入新的境界,而台灣省商業會也參與了這一歷史性活動。

四、珠算事業的未來展望

珠算的推廣千頭萬緒,筆者針對珠算事業的未來展望,由後學以從事珠算推動工作者而非學術研究者來觀察,提出幾項建議方向,也歡迎讀者共同討論或提出更好的建言:

1.強化珠算心算開發智能方面的研究

時間的巨輪無情的輾過算盤的計算功能,今天絕大多數的地區已經不再以算盤為計算的基礎工具,但是每一位珠算推動者都知道學習珠心算可以使手腦並用、思維敏捷、訓練一目數行、過目不忘,集中注意力、增強記憶力、提昇速讀率,更透過珠算式心算的記憶影像開發,進而促進學習者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增益其邏輯思考能力。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人類大腦的潛能是無窮的,一般人只使用了大腦功能的5%至15%。也就是人類還有85%至95%的潛能沒有利用,因此學習珠心算,是可以直接訓練大腦的反應,對於開發腦的潛能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珠算心算仍然具有其優越性以及新的時代意義,但是應如何用科學數據建立腦力與珠心算學習兩者間的關連性,加強學界與社會認識,是期待研究者與推動者繼續發揚的。

2.強化師資的培訓工作

不論哪一行哪一門,師資的培訓都是相當重要的,包括在珠算事業已開發(如台灣、大陸、日本、韓國)、開發中(如東南亞或是華人較密集之美、加、澳洲)或是未開發(歐洲或其他)國家或地區,培訓優良的師資,都是刻不容緩的事宜,良莠不齊的師資,將導致學子學習入歧途,不僅得不到學習的效果,更扼殺了其學習的生命。以目前的台灣地區為例,國家為主導的職業學校教育中幾乎都沒有珠算課程了,珠算教師的培訓等於就出現了斷層,因此各相關的協會團體多舉辦研習討論會,鼓勵現職教師參加,激勵其教學之精進,對於有心加入珠算發展行列的新朋友,更要有機會能使其獲得較正統的專業養成教育。繼而具有指標性的團體應聯合建立教師評鑑制度,在政府不再關心,而民間仍有需求的情況下,共同商議一個合理的教師評鑑制度,從珠算程度、教學能力、教育理念予以綜合評鑑,授與證書並公告以昭公信,建立珠算教師的自信心與榮譽感。

3.強化珠算推廣活動

就台灣地區而言,目前由於珠算推廣的歷史已經相當久遠,所以各種珠算檢定、珠算比賽、開授新班的宣傳等,大都有一定的經驗值得參考,但是常受到學生或家長詬病的是辦理的珠算檢定或珠算,有私人化,或是過程不夠嚴謹,或是成果不夠公開透明,這些都會造成負面的評價,值得每一個主辦單位省思與改進。同時,更應與時俱進,研究新的推廣方式,或是應用電腦、網際網路等新的媒介,來加強對珠算心算的宣導。

相對的許多珠算發展未臻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即應多向成熟的國家專業人士請益,如何透過檢定的機會、比賽的機會,或是運用傳播媒體,讓現場觀眾或是透過媒體的觀眾,瞭解到珠算是什麼?學習有什麼成效?如此才能夠帶動風潮,增加學習的人口。

4.降低珠算心算班經營的成本

不論是在世界各地,要教授珠算,一定需要個場地,然後進行招生,之後要準備教材、教具,以及要有檢定驗收成果,然後再鼓勵學子繼續學習,循環後半段之招生、教學、檢定過程,一般能順利運作的就可以繼續生存,如果不順利的就難免會虧損,或是經營不下去,因此除非只要一直擔任受聘老師,不然的話都要面對到這一個挑戰。以台灣為例,如何申請成立一個班址,就有房舍、區位、交通、消防安全等等相當的學問,之後教學過程中,選擇成本低廉且適用的教材,以及選擇一個具有公信力,同時作業不會耽誤到班級測驗、發證時程的鑑定單位,也是要多評比。

經營珠算心算班和經營公司企業無分軒輊,如何在班務管理上流暢獲得家長學生(消費者)的肯定,思考各項物品如何採購以降低成本,抑或是借重其他較具公信的單位為自己背書增加權威性,應該都可有效的降低經營的各項成本。當然,很多經營管理的知識,更是要多方請益,或是要更進一步多方向進修學習,才能讓自己有效成長。

5.多利用現代化工具

珠算雖然是一個傳統的技藝或文化,但是以推廣者來說,要宣傳珠算或是宣傳自己的經營成果,其實仍有許多的現代工具可以使用。最明顯的就是網際網路的功能,以省商會為例,從1996年架設珠算全球資訊網以來,不斷充實內容,將檢定合格學生公告徵信、珠算學術論文發表、珠算文物介紹、蒐集各地珠算動態、介紹珠算小百科,同時也將台灣、大陸以及海外珠算友會的網站加以連結,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珠算平台。由於持之以恆,現在許多台灣教育界撰寫有關珠心算的文章均不免參考到珠算全球資訊網的內容,更曾有遠自中東、美國阿拉斯加的朋友寫E-mail來詢問相關問題,希藉由省商會的實務經驗,提供參考。當然,省商會也由於人力物力的不足,一時間無法克服語言的障礙,只能以提供中文內容為主,使得非華語系的國家產生閱讀的障礙,這也是亟待改善的部分。

6.加強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

珠算心算原有的計算功能,在電子計算機的競爭下,早已轉化為開展兒童心智,提升幼兒潛能的優質學習科目,也獲得普遍的認同。近年來大陸中國珠算心算協會也針對「珠心算具有開發兒童智力潛能作用研究」、「珠心算對腦機制的影響」的不同的課題,結合大學研究部門進行實證研究,預定在二OO七年發表初期研究成果。上海市珠算心算協會在二OO六年五月間與華東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共同舉辦「弘揚中華珠算文化專題研討會」,研討珠算教育融入現代數學教育的課題,黑龍江省珠算協會也在二OO六年七月間舉辦「珠心算與小學數學教育整合現場觀摩教學研討會」,大陸郭啓庶教授也研發融合西洋數學與中國傳統珠算數學的優因數學,台灣省商業會也著手在珠算與數學的整合學習、幼兒珠算教育等課題進行研究,同時珠算教學與電腦的結合,也是珠算界不斷努力的目標,以上種種顯示出珠算跨領域整合的努力,也透露出珠算再一次的轉型提升的曙光。

五、結語

本文命題為台灣省商業會與台灣珠算事業發展,不諱言是由台灣省商業會的角度出發,不過,仍有許多珠算先進與團體的共同努力是不容抹煞的,諸如聯合測驗委員會的時代,許多資深老師的努力將珠算推上一個輝煌的時代;中華實用珠算研究學會也屬早期前往大陸開展的先鋒,同時也定期舉辦大型國際比賽提振珠算;又如兒童珠算協會、心算學會將珠算心算深化到兒童教育中,使得珠算在退出商業職業學校後能夠有繼續發揮的一片天;中華珠算學術研究學會近年也下功夫研究珠算心算數學三算結合,並具相當的成果;其餘未能一一述及的團體或協會,也都在各個角落舉辦珠算有關的研習、檢定、比賽等,共同為普及珠算、推動珠算、發展珠算而努力。後學由從事珠算推動工作者的角度出發,斗膽描述台灣地區珠算事業的發展,以上種種,如有謬誤,仍請諸多前輩不吝指正。

參考資料

朱希安、葉宗義,《當代中國珠算》,2000年。

張盈盈、楊德清,〈心算與珠心算之探究〉,2002年。

鄭文導,〈商會、珠算與我〉,1993年。

楊渠弘,〈珠算慶花甲-綜觀台灣珠算事業變革及展望〉,2004年。

黑龍江省珠算協會訪編,〈彩繪台灣珠算搖籃的鑄手--葉宗義先生〉,2005年。

本文發表於慶祝2006年世界珠算日大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