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慶花甲-綜觀台灣珠算事業變革及展望

7fea411015

欣聞世界珠算日成立(訂定8月8日),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將聯合台灣、大陸、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汶萊等;世界各國或區,當天,同時舉辦慶祝活動。籌備會的諸公、先進…等熱心人士,努力奔馳,為倡導珠算心算啟迪智慧功能,促進珠算心算事業發展,用心良苦,熱心推動,終於完成承先啟後鉅大的組織工程。筆者從事珠算教育四十年餘,內心深感興奮,恭逢珠壇喜訊,萬民同慶之際,特地向參與籌備會的諸公、先進、企業界熱心人士…等,致上最誠摯的感激與敬佩。

前言:

筆者將以60年來,綜觀台灣珠算教育的變革與珠算事業的相關問題,探討未來展望。珠算教育亦同珠算事業,我們的事業產品-珠算,在教育市場上,有眾多產品,任由讀者選擇,我們的產品能創造最佳的品質或服務,將廣受家長、學生的熱烈支持與肯定。筆者將珠算事業,分幾個階段性的變革及探討未來展望,略述淺見。

壹、階段性的變革

第一階段珠算事業導入期:民國34年台灣光復,筆者時值六歲,家父從商,在那個年代,惟一使用的計算工具-算盤。幾乎是一五珠十三檔或二七檔的算盤,常聽到生意人唸唸有詞(如21添作5或以日語發音);不知所唸何意,也不敢發問。爾後,漸長至小學四年級,學校老師也教了簡易加法、減法,所學不多,如同摸摸珠顆好玩而已。民國41年進入初級商職,珠算學科係屬於重點課程,也逐漸瞭解幾乎採用日據時代的教學法。當時國民政府執政,積極推動國民義務教育,提昇工作知識技能,創造工作機會,促進民生經濟,發展職業教育,因此,社會各界尤重視珠算、簿記、會計人才的養成班,以利就業市場的需求。全省各地普設農工商家事職業學校,民國38年,初、高級商職珠算課程,每學年每週授課都有二小時以上。民國40年11月台灣省商會聯合會,為慶祝台灣商人節特舉辦全省性珠算比賽大會。翌年五月,該會為發揚國粹及提高珠算水準起見,創辦全省珠算能力測驗(共有8356名報考),可說,珠算市場逐漸展開。民國45年3月,始正式成立為台灣省商會聯合會珠算委員會(即台灣最早成立的珠算團體),為珠算事業發展奠定穩固的根基功不可沒。又於民國46年11月組成珠算代表團(團長為已故張祥傳先生。前台北市議會議長)赴日觀摩,47、48年中日兩國相互組團訪問,49年10月,日、韓兩國商工會議所,派遣珠算代表團訪華,倡議亞細亞珠算聯盟之籌組。50年2月奉准成立全國商業珠算委員會,以至同年11月國際珠算協會在日本東京正式成立。台灣珠算事業又向國際邁出一大步。民國48年11月15日,中華民國珠算學會正式成立,國際珠算聯合會中華民國分會也於民國65年3月正式成立。之後,每年各自分別舉辦兩次珠算檢定及一次全國珠算比賽,此期珠算團體已開始出現分枝成長的跡象。

第二階段珠算事業成長期:民國72年由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商業珠算委員會(簡稱全國商總),中華民國珠算學會(簡稱中珠會),國際珠算聯合會中華民國分會(簡稱國珠聯),三大珠算團體組成聯合測驗委員會,辦理檢定測驗及全國比賽,發行珠算刊物及訓練師資等。由民國72年12月至73年5月(即第一、二屆)參加檢定人數逾60萬人的踴躍盛況,顯見珠算教育的成果,造就許多金融人才,幫助企業創造佳績,更促進台灣經濟的飛躍。

第三階段珠算事業成熟期:以民國73年12月至民國78年5月間,全年檢定人次均在50萬人以上,此期珠算市場似乎呈現飽和狀態。

第四階段珠算事業衰退期:依據民國76年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修訂大綱中,設有珠算課程的科別,及其珠算教學時數如附表:

科  別

一年級

二年級

商業經營科

2節

2節

會計事務科

2節

2節

1節

1節

國際貿易科

1節

1節

文書事務科

2節

2節

因課程時數減少,相對核定人次下降,於民國78年12月(第13屆由珠算學會主辦)僅報考136,950人次,衰退跡象,已窺出端倪。民國82年教育部又修訂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課程,將珠算科目改為商業計算,並列入選修課程,修習人數銳減,使得這門課程的推動雪上加霜,珠算事業自然衰退。

第五階段海峽兩岸珠算學術交流:1990年4月,台灣省珠算專家蘇謝銘敦先生偕同蘇連俊老師首次訪問中國珠算協會。這是海峽兩岸珠算專家,相隔40年後的第一次會唔。同年7月,大陸海峽兩岸貿易協調促進會,與台灣海峽兩岸商務協調會,在北京召開海峽兩岸貿易投資研討會,台灣省商業會理事長張平沼先生率領600多位台商出席大會。趁此機會,台灣省商業會副理事長、珠算振興委員會主任委員葉宗義先生一行19人,訪問了中國珠算協會。這是海峽兩岸珠算同仁第二次會面,從此揭開了海峽兩岸,學術交流的新里程,於1991年7月5日,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舉行海峽兩岸,首屆珠算學術交流會暨少年珠算觀摩賽,為擴大交流項目,經雙方商定,從1992年起,於每年5月最後一個周日,海峽兩岸統一出題,統一舉行珠算通信比賽。參賽者相當踴躍,至今年已有十屆以上,累計參賽逾四百萬人次。爾後,更有其他珠算團體頻繁的互訪交流活動,並擴展至東南亞及世界各地區珠算機構的連繫,促成了2002年10月28日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包含台灣、大陸、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東加王國、泰國、汶萊等國)在北京成立。更能促進珠算事業的發展。

第六階段新興珠算團體崛起:民國77年政府開放黨禁,各政黨及民間團體組嬂,紛紛申請設立,如雨後春筍,珠算界也不例外。多年來,聯測會獨佔的珠算事業,也逐漸式微。民國80年由陳萬發、吳文雄老師等人,籌組中華民國兒童珠算協會獲准成立(簡稱童珠協)。其後經內政部核准成立的珠算社團,已逾五十家以上。這麼多珠算團體,表面上看來珠算市場相當活絡,但恐有良莠不齊之虞。由於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已認知珠算教育的功能性,父母望子成龍成鳳心切,學習年齡層也逐漸下降,所有幼兒園幾乎都有珠心算課程,如果不教授心算,似乎得不到家長認同與支持。茲值時來運轉,加上童珠協領導者的精心擘劃,往下紮根,該會於1993年全年參加測驗的學童,有128,000多人,也創造童珠協首次佳績,隨後在1994年成長為162,000多人,1995年更成長到192,000多人,1996年上半年急速增加,已逾約20萬人次至去年仍有190,000多人次參加,如再加上其他辦理檢定單位的報名人數,約近30萬人次,此項成果,可證明社會各界,對推展珠心算教育的支持與市定。依據檢定人次統計分析,昔日由三聯會獨佔鰲頭的珠算市場,童珠協似有取而代之趨勢。

第七階段「教改」影響珠算事業的發展:因課程修訂,造成學童課業加重,又坊間形形色色的教育產品,業者運用各種行銷手法,加重包裝,吸引學童加入各種課業輔導,如美術、作文、鋼琴、舞蹈、書法、圍棋、英語、數學等…。讓學童幾乎分身乏術,原有廣大的珠算市場資源,被瓜分至其他學科,尤以英語學科為熱門。

貳、探討未來展望

自1950年人類發明了第一代電腦,至今21世紀已進入第五代,數十年間專家不斷的研究創新,促進了社會空前的進步,更加速經濟的繁榮。西方學者艾文陶佛勒(ALVIN TOFFLER)在其所論述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一書中,曾概括的將人類的產業歷史分成三波階段。第一波就是指我們的老祖宗運用農業革命,生產更豐富的農產品,提供人類的基本需求。第二波指經由產業革命,發明了機器代替手工,從事大量化、標準化的生產,製造更多的資源,帶給人類無數的便利。第三波則指運用尖端的科技引發資訊革命,給人類帶來更大的變革。綜觀艾文陶勒的分類,我們當然慶幸科技滿足了人類千百年來的慾求,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準,可見人類的智慧無限的增長。

任何科技的發明,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人的腦力,便是衍生智慧的泉源。我們的老祖宗在算學領域中,亦有驚人的發明-算盤。前人的智慧結晶,彙集於小盤面上,其中蘊涵無限的算法、算理,其認知的基本過程是由具體而半具體而抽象,也是運用具體的盤面珠顆,由有形的計算變為無形、影象、形式的計算,即所謂珠算的昇華,止於心算的境界;更為人類解決無數的科學問題。

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仍需要有豐富的智力,如何衍生智慧,有賴於教育,教育具有廣泛性、基礎性、啟發性、重知識、原理、觀念的灌輸,珠算教育的功能性,已有許多專家、學者研究後證明,學童修習這門知識,對於啟迪智慧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二十世紀珠心算教育在台灣,已有輝煌的成果,也奠定了基礎科學的基石。

自從電腦問世以來,我們不能忽略,電腦也是來自人腦研發出來的,我們的智力並不僅止於發明一種計算機來比擬。廿一世紀的今天,智慧的培育更為當務之急,人類智力潛能的開發,是一項艱鉅的大工程,今日我們已凝聚世界組織的力量,共同為我們珠心算事業發展的目標努力,創造人類優質的智慧,並為全世界造福。

本文參考文獻:

1.省商業會刊物

2.郭崑謨博士企業組織與管理

3.林永順博士企業管理學

4.康自立博士商業計算技術士檢定方式之研究

5.朱希安、葉宗義當代中國珠算

本文發表於慶祝2004年世界珠算日特刊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