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成功如何弘揚珠算文化-積極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69533f59cd

一、前言

世界上最古老計算器,有一千八百年歷史的中國珠算,于2012年12月4日申遺成功,成爲中國大陸第三十個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人類物質文化遺産(簡稱非遺)名錄的項目。同時UNESCO官方網站宣布珠算入選時介紹,中國珠算是一套歷史悠久,用算盤執行的計算方法,透過撥動檔上的珠子,可以計算加、减、乘、除以及指數開根號等複雜方程式;珠算透過口述和自學等方式傳承下來,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

除了以上UNESCO官方陳述以外,其它如培育兒童腦力、智力,增進國際文化交流,建立友誼,以及珠心算練習能减緩腦力的退化與老化,活化腦細胞等功能;有待華夏民族負起使命,繼續發揚光大。

本人曾于2011年10月22、23日,隨同葉會長赴上海,參訪華涇鎮老年(銀髮族)社區學院觀摩珠心算教學活動,將珠算與心算,健腦操等同步進行,留下深刻印象。最近又自上海珠算心算月刊中,得悉成立華涇會員驛站啓動,將更有效地把老年珠算心算活動,向全上海市,全國,乃至世界推廣,探索實踐增進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延緩老化,預防老年痴呆的新路。上海珠心算協會在張德和先生領導下,做了更多層面的貢獻,令人感佩,幷掀起銀髮族學習的熱潮,樂活老人家的將來,真是功德無量。

珠心算內在運動科學,可促進腦細胞活絡,延緩腦力的退化、老化、萎縮、失智、阿茲海默症等,諸多功能,本人蒐集中外學者、醫學界,認知腦神經科專家,相關文獻報告及論證,加以列舉佐證,略述己見,以利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二、內在運動科學—珠心算

大家都知道「活動」的含義,簡單說,「要有活力,必須要動」。所以,大家要知道,運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原來我們在運動時,內在運動包含眼、手、耳、心、腦等各部器官的綜合體,會産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快樂,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裏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血清素和我們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的關係。血清素增加,記憶力變好,學習的效果也更好。很多抗憂鬱藥都是阻擋大腦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腦中的血清素比較多。正腎上腺素與注意力有直接的關係,它在面對緊急或用腦較深時分泌得最多。正腎上腺素使個體的專注力增强,解决難題或在創造性活動,處于最有效的境界。

佐證一:根據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生物診斷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Biodiagnostic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學者在2004年發表于《神經科學通訊雜志》之結果顯示,大腦在從事加减法心算時,可于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functional MRI)的檢查中發現大腦頂葉及前額活動明顯增加,而阿茲海默症失智病患在接受加减法心算測試時,則可發現頂葉下區及前額葉外側的大腦活動明顯减少,也說明了失智症患者會在發病早期即可能出現數字運算能力衰退之情形。根據日本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神經外科部于2009年發表于《英國神經外科雜志》的研究結果,該團隊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進行研究,發現大腦在從事數字運算時,大腦頂葉間溝(Inter Parietal Sulcus)會有活動性增加之情形,可見以上這些區域與大腦的數字運算能力都有關聯性。

佐證二:在衆多的心智訓練活動中,珠心算訓練不僅是小朋友的學習項目,現在也漸漸推廣爲終身學習的一項技藝,不僅可以訓練數字運算能力,珠心算還可增加大腦神經元的聯結,根據中國杭州浙江大學在2011年《人腦圖譜》雜誌所發表的研究顯示,針對受過三年以上珠心算訓練及未受過訓練的兩組孩童各25人分組比較,以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檢查來評估大腦神經元活動,發現珠心算訓練會增加大腦神經元網絡聯結,特別是在胼胝體(corpus callosum),左腦枕顳接合部位及右腦運動前區,皆會見到腦部聯結活性增加,幷可促進大腦神經網絡聯結的完整性;因此,珠心算訓練可藉由增加大腦神經元聯結來促進數字運算能力,對失智症的預防上應具有一定之功效。

佐證三:根據洪蘭博士表示,阿茲海默症是個令人談虎色變的病症,它比癌症還更可怕,因爲它剝奪了做一個人最基本的尊嚴。就如一個病人說的:「我做了一輩子的我,突然,我不知道我是誰了。」因此我們都儘量鼓勵人們多閱讀,多用腦及更多心智訓練活動,但是她去宣傳腦的保健時,曾有一位先生“嗆”說:大腦如果“用”,就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話,提問香港大學前校長高坤博士,爲甚麽會阿茲海默症呢?難道他沒有用大腦?他還是諾貝爾獎的得主呢!

葉會長解釋,「動腦」與「用腦」有些差異性;以一般人處理日常事務,如算數問題,幾乎是用計算機(器),只用指頭的按鍵動作,即可得出答案(結果),完全依賴機器,且相信它。簡單的動作也有動腦,但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用珠心算處理,係經過自己大腦運算出來,完全操縱在自己,遇到難度越高,用腦就越多,産生多巴胺元素,活化自己的腦細胞,易得到健腦、益智的效果。

佐證四: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理察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最近完成新作《大腦的情緒生活》(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這本書是他三十年來,研究情緒與大腦的關係,做了很多實驗,幷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儀來探討靜坐冥想的神經機制,這些實驗讓我們看到人的想法和意圖會改變他大腦某個區域的功能,擴張或縮小做某件工作的神經領域,强化或减弱大腦區域的神經連接,增加或减少特定大腦迴路活化的程度。也就是說,「相由心生」在大腦中看到。

舉一個實驗爲例,他請沒有彈過鋼琴的大學生練習用右手彈一個簡單的,五個手指可以彈出的曲子,反復練習一個星期後,請他們躺在核磁共振儀中,彈這個曲子。結果發現才一周的練習就使他們運動皮質區,負責五根指頭的區域變大了。這個實驗還有另外一組受試者,他們也是彈這首曲子,但是在心裏彈,沒有實際去接觸琴鍵。這樣練習一周後,也請他們躺在核磁共振儀中,冥想彈琴。結果發現運動皮質區掌管五根指頭的地方也變大了,顯示冥想一樣可以改變大腦,不一定要實際動手做。這個實驗,即充分用腦冥想琴鍵運作,仍能活化腦細胞的效果,如同珠心算練習,將算珠影像存于腦中,運算自如。可說異曲同工,不謀而合。

三、臺灣—開始推動銀髮族樂齡及祖孫樂活珠心算比賽

去年(2013.11.2)由嘉義市政府主辦,幷由市政府衛生局承辦這項活動,可說別開生面,在臺灣首創,參賽者來自北市、雲林、嘉義、台南及嘉市;最高齡88歲阿嬤,係退休國小教師黃足治,開心說:「志在參賽、讓頭腦不退化!」她說女兒幫我報名,我將塵封多年算盤拿出來,與社區婆婆媽媽認真彈撥練習,大家彷彿回到舊時光,很快樂。」比賽組別,55歲到64歲樂齡組,65歲以上長青組,平均爲65歲,總參賽人數235名選手年齡逾一萬五千歲同台比賽。比賽前邀多名逾70歲神算長者表演三位乘三位心算,由市長黃敏惠抽考題,只見他們聚精會神思索,瞬間算出答案,讓市長及來賓驚呼讚嘆說太神奇、太厲害了!

葉會長應邀參與盛會說,珠算過去是商場謀生工具,現在變爲啓智及預防老人痴呆症工具,值得終身學習。

黃市長說,嘉市率全臺灣推動高齡友善城市,醫學證實手指撥動算珠(活絡末梢神經),眼睛看珠認數,能活化腦力,預防失智及延緩老化功效。

今年(2014.8.17)由臺灣省商會,臺灣省算學學會、全國商業總會聯合會主辦,爲慶祝2014年世界珠算日,舉辦首届祖孫樂活珠算趣味競賽,參賽者最高年齡85歲最小5歲,這些長者,個個精神抖擻、滿面笑容、回味從前、快樂無窮,珠心算帶給他們樂活的將來。

2014年8月31日嘉市再度辦理萬歲級珠心算趣味競賽,比往前報名更爲踴躍,比去年增加116人,再次刷新紀錄。今年響應祖父母節系列活動及鼓勵身障朋友共同參與,除了保留55歲至64歲長者,參賽的樂齡組與65歲以上參加長青組外,增加祖孫及專屬身障朋友參賽之歡樂組,祖孫組邀請孫子輩一起和阿公阿嬤搭檔比賽,祖孫2人一組,共有71組同台較勁趣味PK,歡樂組有23人參加,參賽者最小僅4歲,最年長是91歲,所有參賽者都挑戰加、减、乘、除珠算及心算四種試題,全力拼金銀牌獎。

黃敏惠市長表示珠心算是中華傳統國粹具有激發腦力與智力的效能,孩童藉由珠心算練習可集中注意力、增加理解力、强化記憶力;長輩藉由珠心算靈活手指、活化腦力、提升記憶力有助預防失智症發生。本次珠心算趣味活動,目的是鼓勵長輩動手動腦撥彈算珠,防治失智,同時鼓勵祖孫一同參與,促進代間融合,增進「敬老」與「親老」學習機會,今年也特別邀請身障朋友共同參與,希望多元人群一起歡喜融入,促進身心健康與活躍老化效能。黃市長也說嘉義市是全臺灣第一個推動高齡友善的健康城市,四年多來市府團隊積極倡導與實踐「活躍老化,延緩老化」,市政的推動都是以高齡友善爲優先考量,本次辦理祖孫同樂珠心算趣味競賽,就是希望藉由這場活動能够喚起更多人一起關心長者們的健康,黃市長更期待珠心算運動能够成爲促進健康的全民運動。

本人當時應邀參與盛會,感覺到全場充滿愉悅歡樂氣氛,于上午11時多成績揭曉,最受到全場注目的,祖孫組四位得滿分,金牌得主90歲劉秋香阿嬤和孫女,穩健步伐、神采奕奕、滿面喜悅的上臺,接受李副市長授獎,全場觀衆如雷掌聲,令人讚嘆!

四、結語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2年發布之全球失智症報告,2010年全球的失智症患者估計有3,560萬人,同時以每年770萬人的速度成長增加,換算下來每4秒鐘就有一名新的罹患失智症病患,全球每年花費在失智症的相關支出高達6,040億美元。另外,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也報告指出,2005年亞太地區的失智症患者人口數爲1,370萬人,推估至2050年將增加到6,460萬人。根據臺灣失智症協會的統計,臺灣失智總人口數在2011年底已超過19萬人,其中65歲以上失智人超過17萬,也推估2046年失智人口將突破62萬人,2056年更超過72萬人,每100人中就有4位是失智症患者,届時包括家庭結構改變産生的都市化、看護照料、獨居老人等問題,不僅直接影響無數的罹病者家屬,更間接影響到政府整體的經濟與社會問題。

隨著醫療照護的水準日漸提高,長壽的背後使得臺灣開始面對步入老年化社會之問題,根據經建會所做的「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報告」顯示,臺灣地區老年人口于2010年已達248.6萬人,預估至2060年將持續增加至784.4萬人;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也將由同期間的10.7%,急速攀升至45.6%。臺灣于1993年底,老年人口比率已突破7%,正式邁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的高齡化社會,預估2017年老年人口比率即將超過14%,成爲高齡(aged)社會。

由于年齡層老化速度加快,失智症人口亦隨之增加,成長比例增加不容小覷。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也還未發展出任何藥物可以完全治療失智症;就英、美醫療科技水準,執世界牛耳,都救不了雷根總統,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等知名人物。歐巴馬總統特撥款美金10億經費,專鑽研阿茲海默基因,目前許多藥物研究尚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在預防醫學的認知中,如何預防失智症便成爲相當重要的議題。在文獻查證中,可發現失智症相關研究,雖以阿茲海默症占大多數,但隨著失智症研究不斷的深入,愈來愈多失智症的因子被發掘出來,可能有助于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發生。根據臺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多動腦有助活化腦細胞,是預防發生失智症的方法之一,從許多專家、學者、醫學界的研究結果,運用內在運動科學-珠心算;尤其多參與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有助减少失智症發生之風險,其風險下降可能接近一半,效果可謂顯著。因此,若能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藉由不斷刺激大腦,來增加腦細胞間神經有效聯結,提升大腦認知功能與運算能力,即所謂「儲存腦本」,應可降低發生失智症之風險。

依時勢所趨,珠心算教育往下扎根之外,必須注意社會人口結構變化,由于少子化,老年人口增加,他(她)們過去對于社會累積貢獻的經驗,仍有智慧價值存在,洪蘭博士說:大腦科學的研究發現,65歲的人雖然行動有點緩慢,但是在智慧、判斷上却强過年輕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的所長巴特斯(Paul Baltes)發現,智慧的巔峰在65歲左右,人們到中年不是百事衰,而是圓融智慧。愛惜他(她)們,認知「白髮」是歲月的尊容,不是社會的「負擔」,更需要重視及關懷。

綜合以上專家、學者、醫學界、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及體驗論證,加上「中國珠算」通過科教文組織(UNESCO)人類物質文化遺産認證及肯定,海峽兩岸勢必更積極倡導、推動全民學習珠心算,尤其鼓勵中老年人,保有老當益壯,退而不休的智慧,將學習珠心算融入生涯規劃重點之一,「常用腦」活化腦細胞,有益養身保健,幷可預防延緩老化、退化、萎縮、失智、阿茲海默症的産生。珠心算的確可助益全民健康,尤其樂活老人家的將來,創造全民幸福。

參考文獻及專家、學者簡介

1.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全球失智症報告

2.葉宗義先生《內在科學珠心算》專文,現任省商會副理事長、世珠聯副會長、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委員。

3.洪蘭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4.洪蘭著《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努力》。

5.理察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著《大腦的情緒生活》。

6.李協興醫師(署立雙和醫院)《珠心算爲失智症之預防醫學開啓另一扇門》專文。

7.上海珠算心算第236期。

8.天下雜志第517期。

本文發表於第2屆弘揚中華珠算文化專題研討會暨珠算申遺成功周年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