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心算教育的探討

F0b58948e0

壹、心算的定義︰

所謂的心算,一般都泛指以珠算為基礎,而產生將算珠浮現於腦海裡,所進行運算的方法。簡單的說即珠算式心算。其最重要的學習基礎及工具即是算盤。透過算盤,在有系統的實地操作中,腦中自然形成珠算影像(虛盤),並運用珠算的計算原理、方法和步驟進行。它和一般的筆算和指算不同的是,後者的能力計算是以計算和記數作為基礎的運算,是單位單口數的累加減,計算速度受到熟練度的限制。而珠算式心算在計算時,由於腦中影像逐漸清晰,透過算盤的撥珠過程,可同時進行多位數,多口數的累加減,甚至乘除算,其累計算速度非常快速。1位傑出的心算選手,可在短短10秒之間,運算出10位數之10口數的加減題目,遠比電子計算機快速。
 沒有學習珠心算的人,總對算盤存在的價值及意義抱持很大的懷疑。最廣泛的說法,即是計算機如此方便,為何曠日廢時來學習珠心算。答案是︰


當學習者掌握了珠心算的要領,就如同隨身攜帶了隱形算盤或計算機一般,隨時可算,隨地可用,非常便利。

珠心算在腦中成形,永不當機,沒有計算機沒電的困擾。

計算機告訴使用者答案,珠心算不僅有正確答案,還指導使用者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原理、方法和邏輯,讓其知其然,更知所以然。

珠心算位階及檔數寬廣、確定,不若計算機有位數的限制。

貳、算盤的選擇︰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算盤是學習珠心算的入門,算盤的材質,絕對會影響學習者的指法,進度甚至興趣。選擇一把好的算盤,有幾個要考慮的因素︰ (1)珠粒的大小和形狀。(2)珠粒的色澤。(3)珠粒的材料。(4)其他。

珠粒的大小和形狀是直接影響進入心算影像的依據︰

 以前算盤的使用,大多數是以計算為主要用途,且多是大人在使用。因此,算珠顆粒較大,接觸面積較廣。現今算盤的使用大多數是幼稚園以上至小學階段的幼齡學童。而且學習的主要功用,是透過算盤有形的影像,來反射做出無形的運珠。其接觸珠粒的大小和形狀,甚至運珠的技巧和輕重緩急都會完全的反應在心算的過程中。
 因此早期較大顆粒,或檔距較寬的算盤會影響學習者甚大,目前台灣所普遍使用的算盤都有朝珠粒較小及菱形(接觸面較小)的方面考慮。

珠粒的色澤︰

算盤的操作,有時是相當時間的堅持,珠粒的色澤,長期而言當然會影響學習者的耐心、視力及專注力,珠粒色澤應儘量避免︰
(A)顏色過於鮮活︰如紅色、綠色、藍色、黃色等。
(B)反射性較強︰如白色、青色、粉紅色等。
(C)容易混淆,或不易持久專注的色系,如眼鏡驗光之色系等,
   應考慮較溫和,反射性較弱且色系單一的珠粒,以保護學習
   者的視力。

珠粒的材質︰

 珠粒的材質,如果是塑膠製造,自然是較劣等,其觸感粗糙。有些塑膠珠粒成份不一,穩定性不夠,運珠輕重不易掌握,珠粒彈跳不一,影響正確,也影響學習者情緒。木材製造的珠粒也需視材質的好壞。好的材質,淡淡檀香,觸感柔細,可以很優雅地來回運算,穩定性強,彈跳清楚,會加快學習的進度。當然,木材的珠粒容易斷裂,不能沾水是其缺點。市面上,許多珠心算班的教師,常常忽略算盤的選擇,其實它是影響教學效果最大的因素之一。

其他︰
 除了以上所提有關算盤的選擇,還應考慮算盤的長短(目前檔數以17、19、21、23檔居多)。算盤的重量、算盤的寬距、算盤的檔距都要根據學習者的年齡及程度來衡量。

參、學習珠心算的時機︰ 珠心算的學習有趨於年輕化的現象。在台灣常聽聞4歲入學或才幼稚園都有多段心算的實力。但究竟過早學習對學童的影響是好亦是壞,學習的本質如何定位。俗諺說「3歲定終生」,醫學報告說人的腦細胞在3歲以前就形成百分之70、80,語言學習者也倡導幼齡化的雙語教學。其實任何的學習都掌握在 「啟蒙」 這個階段,而如何界定啟蒙的意義,我想最通俗的解釋就是「好的開始」,而好的開始端視個人身心狀況的養成,是否已能接受這門學科的薰陶。以珠心算而言 , 其教學本質最主要是熟練的掌握算珠運算的技巧,而且能快速正確地反應在題目中,它所包涵的有靈活的肢體運作(尤其是手指關節的操作及小肌肉的協調),有正確的運算邏輯(含加、減、乘、除的構造組合)有穩定的學習情緒(含定力、耐心、注意力、理解力、反應力,甚至挫折的處理等),其他還包括興趣、年齡、動機,能夠達到身心協調的地步,自然是學習的最佳狀況。一般而言,我們建議年齡6~9歲(幼稚園大班至小學3年級) 是最適宜學習的階段。

  較大學生學習時注意︰

理解力較強,珠算學習較快,但應注意導入心算時,容易以筆算來代替運珠過程。

珠算能力強,不代表心算能力亦強。心算的養成工作一樣要基礎做起,不宜過快

 而較小學生學習時應注意︰

理解力較弱且筆算基礎較差。後者對於學習反而是好的,原因是珠算是透過有系統的運珠技巧及規律的口訣來完成運算過程,和筆算的計算原理有所不同。所以在珠算的學習中,較小學生應該記熟口訣及運珠口語,以利學習。且其筆算能力較弱者,在學習過程或轉入心算時,不會強勢有取代珠算的情況。

運算速度較慢。由於理解力較弱,運算時須透過思考找出正確口訣及口語,影響速度較大 。 但是我們了解,速度是學習珠心算的原動力,有較快速的運算,代表思考時間縮短,連帶學習新課程的時效會較快。因此,對於較小的學習者,作業份量應足夠以達每秒運算一數字的要求。

肆、手指心算的影響︰

  台灣的兒童珠心算熱潮至今有20年以上時光,當時造成全省流行的因素很多,其中1是標榜不使用算盤教學,採用少量算盤及所謂隱形算盤。摒除傳統以算盤為主,每日費時演算的印象。其2是以雙手手指來代表數字的推演,屈指伸縮間,瞬間完成答數。這2個觀念對於當時珠心算的學習是非常的震撼。尤其是手指算,由於簡單易學,教學氣氛活潑,吸引數以萬計的學童加入學習的行列,奠定台灣兒童珠心算的根基。
  它的計算方式為將右手當做個位,左手代表10位,右手的食指伸出代表 1 ;食指、中指伸出代表 2 ;食指、中指、無名指伸出代表 3;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伸出代表 4;拇指伸出代表 5 ;食、拇指伸出代表6;食、中、拇指伸出代表7; 食、中、無名指、拇指伸出代表8;5指全伸出代表9,左手的手指意義和右手一樣,只是它代表10位數,例如︰3加8減5加9等於15。分解動作加3右手伸3個手指,加8(公式減2加10,右手收回中指、無名指、左手食指伸出),減5(公式減10加5,左手食指收回,右手拇指伸出),加9(公式減1加10,右手食指收回,左手食指伸出)答數15(左手食指有10,右手拇指有 5 ),這樣的計算法︰

簡單易學1、2位數的加減算,在短期間內能學習到快速又正確。

它是學習珠心算的前置作業,將珠心算運珠所需要的5補數、10補數口訣,甚至很困難的(5 補加和10補減)的混合公式及(5補減和10補加)的混合公式也借由屈指運算中記熟不忘。目前很多幼稚園或坊間補習班的基礎課程,還是以手指算來帶領學童。但這手指算風潮一陣,還是衰退下來,很多學者、教師對其抱持否定態度,甚至家長和學童也懷疑其學習功效,原因如下︰

(A)手指算,每個手指代表的意義和一般所認知的意義不同,造成混淆。許多國小教師面對有學習手指算的學生有無所適從的感覺,學生也由於補習班和學校數學教育的手指代表意義不同,混淆不清,自信心大打折扣,也錯誤連連。
(B)手指運算雙手最大數字只能有99,超過百位以上就無法做出,且速度沒有珠心算的快速。
(C)在帶入珠心算的運珠後,雖公式已熟記,但也成為強勢運算。在需要用珠心算運算做答時,常見學生還是以手指屈伸作答,失去學習珠心算的意義。
(D)手指算限於加減較方便使出,乘除算甚至較困難的四則計算、開平方、傳票算就完全無法求出。
(E)無論是位數或速度甚而正確,都遠遜於珠心算的學習,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很自然就被淘汰不用了。

  手指算的源由,確實是由珠算(算盤)的構造引伸到手指的運用,是相當巧妙的轉換,當時的用意,是給弱智學童學習的一種教學技巧,可以了解但無法深究。否則就因指算技術太純熟而影響正規珠心算的學習,就得不償失了。

伍、加減算的口訣及口語之必要性︰

  加減算是計算之母,加的運算基礎會影響乘算的發揮,減的運算基礎會決定除算的好壞,加減算的學習也直接影響唸心算,看心算的影像形成之根基。所以加減算是學習珠心算的基礎,也是奠定學習成效最關鍵的時期。要學好加減算當然應掌握(1)速度。(2)正確的要領。
  速度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課題,要多做練習,反覆運算,以達至少一字一秒的速率;正確是老師教學上最重要的課題,尤其在最初半年學習期,教師應切實掌握學生學習的盲點,避免產生算癖,且在學生有錯誤時能正確挑出其運算的誤差。例如︰答數差 1,可能是5補數中加2等於加5減3誤引為加2等於加5減2,或減 3等於加2減5誤引為減3等於加3減5等。加減算計算算癖很多,它的運算基礎是由許多公式組合而成,當然錯誤也是從中產生,到底加減算教學中,口訣甚至口語有否必要?以及學習過程中如何引用或簡化使其錯誤可降至最低點?
  以教學原理而言,自然是要求學生理解運算的規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必熟記口訣最好(含5補加減公式 、10補加減公式及10補加配 5 補減之10補混合加及10補減配5補加之10補混合減公式)。但有其缺失︰

學生來源無法掌握,目前初學年齡大都介於幼稚園中班至小學2年級,至少有 3~4 歲的差距,教師無法縮短學習的認知距離,又有教學進度的壓力。因此,在每個單元前,宜讓學生記熟該課程之公式,則教師在教學中,重點放在運珠的正確性及指法的規律性,可避免學習進度的脫節或差距。

口訣的背誦,讓該學習者自然反應在運珠中,迅速且整齊,教師容易發掘學生的誤差。反之,未背誦口訣,則錯誤可能因人而異,且每人思考時間不一,影響學習進度及上課節奏。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口語也有其必要性,所謂口語,用簡單的辭句扼要且完整的表達運算的規律,例如︰加減下珠(往上用拇指,往下用食指),加減上珠(加5減5都用食指)加減上下珠(同時合起來,同時排開)。口語的優點︰
(A)活絡上課氣氛及節奏。
(B)增加學生記憶及減少錯誤。
(C)教師容易評量學生是否對課程了解。

  加減算的口訣及口語,我們覺得在現今學習環境下應有其必要性。因為學習環境都以補習中心為主,為求短期間內有進度及成果給家長看,還是以課前背誦口訣為宜,何況有些年幼的學童無法明瞭補數的意義,所謂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年齡較大的學童,有背誦口訣,在運算過程中不會以筆算來做答,否則便失去學習心算的意義了。

陸、導入心算的時機︰

  心算以目前台灣的教學體系,大致分為唸心算及看心算。當然其中都包含乘心算、除心算及加減心算。唸心算一般都指唸加減心算,它在教學順序上先於看加減心算,唸心算實施是伴隨珠算加減運珠同步進行。
  心算影像的形成是階段性的。首先,從零開始,根據珠算運珠的學習,透過口語及口訣的操作運珠技巧逐漸熟悉且快速,在腦海中慢慢形成動態(操作的影像),而進入唸心算,也就是說珠算運珠正確且熟練便是進入唸心算的時機。
 唸心算的教學階段有幾個要點︰
 (1)運珠要接觸桌面,且固定方位。
 (2)運珠力量要輕。
 (3)運珠動作要小(呈內8)。
 (4)口唸指法或口訣。
 (5)手停最後一個動作。
唸心算的養成最好在2位數內能快速且正確的求出出答案,才進入看心算階段,可避免學生在此階段以筆算求出解答,或因影像不清楚,答案有誤差情形。
  唸心算在1、2位數的訓練,應著重正確的答案及良好的計算姿勢,然後才逐漸加快速度。教師在此階段可了解學生運珠技巧有否瑕疵,及時改正,學生藉此奠定看心算基礎。當唸(看)心算能正確且快速的解答,自然就不會有用筆算運算的疑慮了。唸心算3位及4位則著重在速度的養成,此階段可直接影響︰

看心算2二位10口內能從容的解答。

奠定乘心算及除心算的基礎(2 x 2及4÷2範圍內)。

能完整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

  看心算的訓練在唸心算之後,主要是唸心算先奠定影像的基礎,看心算再藉此影像的建立來反應於看心算 。 其次,看心算如在前,由於題目掌握在算者本身很容易以筆算做答,所以唸心算訓練在前,則算者有正確且快速的運算技巧,強過筆算能力,自然不會突顯筆算了。

柒、珠算與心算的互動︰

  珠算與心算是互為因果,珠算基礎如奠定的快速且正確,則心算表現便得心應手,所以珠算是學習心算的根基,心算則是珠算的高級表現。但是在台灣有些教師不易掌握珠心算互換的時機,有人認為一開始學習即以空撥來指導學生;也有些人認為將加減運珠完成或2、3位加減算能計算出即導入心算;也有人建議珠算到6級或3級即可專攻心算。其實心算的能力表現是因人而異,但常態來說還是有些基本能力的養成︰

加減算至少能有5位數運算能力(一般看心算如有3位數能力,即可列入選手訓練,而珠算能力應比看心算能力有多二位數的空間)。

乘除的珠算能力至少有3級小數計算實力。因為有至少7位數小數計算基礎,不但對整數的乘除心算能力充分掌握,對於國小數學的小數計算( 不論加減乘除 )都有印證的能力。

唸加減心算唸乘心算及唸除心算也能反應學生的資質,好的選手能舉一反三,在影像空間更具體的唸3算中,更能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我們認為珠算能力至少能達到3級及格實力,而且可持續性的保持進展,只是練習重心可轉以心算為主。另外,唸3算可加深看3算的功力,平時唸3算的學習進度至少比看3算多1、2位的空間,則最後看3算的表現,自然正確及速度顯著提升。

  由於心算的操作是隱性的,因此學習者的運珠技巧及正確便非常重要。教師應了解其算癖(答數錯誤)的原由,大體而言,
誤差(1)為5補數中加減2及加減3之誤引。
誤差(2)為10補數中加減4及加減6之誤引。
誤差(3)為5補數中加減1及加減4之誤引。
誤差(4)為10補數中加減3及加減7之誤引。
誤差(5)為10補數中任一組口訣之補數誤引為5補數的互補數,
     例如︰加1等於減9加10,誤引為加1等於減4加10。
誤差(6)為10補數中加減2及加減8之誤引。
誤差(8)為10補數中加減1及加減9之誤引。
誤差(9)為移位、換位、易位之因素居多。

  當然錯誤的因素很多,教師了解學生個別差異,自然在指導中可針對其弱點,設計題型,來加深其印象。

捌、唸算及看算的學習︰

  唸算 (分唸算及唸心算) 的學習,先於看算(分看算及看心算)的學習,其中唸算的功用主要在於暖場的性質,教師可於課堂之初做唸算工作,不僅學習者可收心專注,且可藉機多做平時算癖較多的題型,以提醒學生為主。所以唸算不宜過快或過長,以正確及位寬為主要考量。
  唸心算的功用則主要在協助看心算工作的先鋒,唸心算時教師可依學生的程度來彈性調整位數及速度。譬如在初學時唸心算1、2位依序進展時,應以正確為主及考慮運珠的變化。教師應有能力不看教材而順口唸出適當題型,此階段是學生能否學好心算的最佳時機。而唸心算3、4位的學習可視為關鍵期。教師應以速度及錯位的唸法來刺激學習者的影像,直到算者不做空撥動作(即靜止聆聽,仍能正確求出解答為止。而5位以上的學習,當然即是選手式的訓練,不但能直接加寬、加深學習者的加減能力,深也可反應到乘除心算的進展。
  而看算的學習,都低於唸心算1、2個位階,原因在於唸心算的根基已養成,看算不易以筆算導入,且影像確立,速度及正確容易統合。看心算宜配合看算的教學位數來進行(例如︰看算以2位入門,看心算也以2位入門)。但我們直覺無論看算及看心算都以1位數入門為宜,原因為入學學生都以年幼學童為主,應以單一進退位為教學基礎。看算的學習應注意︰

從1位數學起,口數不宜太少,最好以4口開始,原因為題目的複雜性不宜讓學習者掌握。而且口數太少容易筆算看出,也是缺點。

學習開始,不宜計時,以免學生為求解答,過程粗糙,算癖產生。而由教師根據運珠進度循序練習,將技巧養成。所以從1位5口起開始計算時間,10題2分鐘為標準,直到1位10口,也能2分鐘完成即可進入2位數。

玖、乘心算及除心算︰

  看乘除心算的學習,和加減算相反,先於唸乘除心算。原因是看乘除心算,不必記憶實、法兩數,只要專心看數演算,即可求出答案,甚至還能驗算 。 但唸乘除心算,難度較高,要記出實法數字,再順序演算。而且幾乎只有一次機會,無法驗算,當然隨著題型加長難度更加深 。 但唸乘除心算卻絕對可突顯出更資優的選手來。我們知道乘除心算的基礎,來自加減心算的功力,粗估每1位加減心算的能力,有2位階乘除心算的程度。例如︰學習者有看3位加減算的能力,同樣地,他也應有乘算3位x 3位,除算 5位÷2位或5位÷ 3位的程度表現。常常有老師忽略它們彼此的關連,以為乘除算的位階可循序漸進即可,但難免在某個位數,碰到學習障礙。原因是加減心算,並未將位階加寬,一直以2位或3位分段計算。反之,看加減心算的位階無法加寬,則唸加減心算必須超越看加減心算1至2個位階,才有條件讓看3算更快速,更正確。因此它們的學習順序及相互關連應是︰唸加減心算→看加減心算→看乘心算→看除心算→唸乘心算→唸除心算→唸加減心算,依序一個循環。
  乘心算在台灣一般教學皆採頭乘法較多,除了比較快速,易學外,就是也能導入目前相當流行的一口清教法。但缺點是和國小數學乘法教學無法印證,且正好相反(國小教學是尾乘法)。只好請學生在處理計算時,用尾乘法計算,但用頭乘法驗算。除心算的教學在台灣一般是採商除法,優點是吻合國小數學課程,學習者可即席印證,處理時得心應手。但缺點是商除法假商不易瞬間確立,尤其是幼兒學習,難度較高,關鍵可能在於以珠算教學時,隨著級數增加,依序訓練以空撥來調整假商,不在盤上做多次還原動作。則反應到除心算時,也可立即確定假商倍數,以增時效。

拾、心算的應用與極限︰

  心算教育在近20年來的風行,不僅學習人口、學習對象、學習形態、學習目的都有顯著的改變及增加。也許是時代的變遷,在台灣的珠心算教育已不侷限於就業或證照的便利、學習人口及對象,不再以高職或社會人士為主,幾乎百分之70以上都是國小及幼稚園學童。在證書並不再有實用價值時,家長仍然趨之若驚,讓子弟學習,無非是其學習價值已移轉至除了對課業(尤其是數學)有直接幫助外,更能啟迪智慧,開發腦力。
  學習形態在以往是學校課堂之正規課程,學生要達到珠算2、3級程度才可畢業。而目前已是移轉成坊間數千家珠心算補習班的生財重心,而且以珠心算為主的課程也退位由心算課程來擔綱。心算課程的風行除了順應時代速成的觀念,及配合檢定的改革,以速食麵的教學方式來指導學生,是好是壞,可能再經歷一段時間的考驗來評判。但不論其教學方式為何,我們認為能讓學習者,學以致用即是最基本準則。要能夠讓學習者將心算應用於課業或日常生活的條件,在看加減心算至少有 2、3位 10 口、 乘心算有實法5位、除心算有法商5位的能力。如此才能確定學習者有能力發揮學以致用的條件。
  當然優秀的珠心算選手,其能力是無可限量的,早期韓國李春德的極速,被認為匪疑所思,是人類的頂點。但經過不到20年,其記錄不斷被翻新,而且創新者都是年幼國小學童,到底心算極速是否到達?或要多久,還是不出幾年後,又有新方法研發能整個推翻目前的教學模式。(目前傳統教學法已被〝一口清〞教學法超越,無論速度及正確都有突飛猛進)。
但一口清教學法在台灣無法普遍流行,我想原因有幾︰

其先應具備良好的加減心算能力,因為一口清的乘除皆是以多位數乘以1位數的進位規律來遞加或遞減,沒有良好的心算能力,無法組合及連貫。

一口清的進位規律捨去原來傳統九九乘法的基礎,而且,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印證所學,要將每一個數字都融會貫通,才能綜合運用。如此並不符合教學原則,無法吸引學童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沒有強制性,一口清的教學,從基本加減學起,至能完整做出多位數相乘除的題型,至少2年左右的時間。以台 灣目前教學重心之補習班的經營方式,很困難能有配合的條件。

  因此台灣目前的教學形態應該還是以傳統教學法最為流行。

拾壹、檢定及比賽對心算教學的影響︰

  〝所謂檢定領導教學〞檢定將平時教學的標準規格化,便利教與學雙方面的了解及進度,這本來是推動珠心算教育的根本。但假如一個教學體系,四十年來都不曾隨著時代的需要而做調整,甚至有過於商業利益的傾向,就不啻是危機的禍源。台灣目前有近20個珠心算民間團體,但其檢定方式及標準,幾乎都延續40年來三聯測會的模式,其缺點為︰

檢定段、級數的劃分,太單一規格且以速度為衡量標準。應考慮以縱橫列計算(即帳表算)或有直式乘除算(目前都採橫式)或加入應用題目之數學考題,來讓學習者有多方面的思考空間。而不純粹以位數及速度來衡量。

檢定將珠算與心算分家,個別報名。事實上珠算與心算是一體兩面,不應擇一獨行。不是捨珠算(沒有穩固基礎及影像建立的空間),或是捨心算(無法印證於日常,只機械式操作算盤,有多快速度都無濟於事),可自由決定的。珠算是心算的根基,這是大家都了解的,而且未達到一定水平是無法讓心算充分發揮的;反之,心算是珠算的高度顯現,我們學習珠心算的目的,即是將人類的潛能資源充分利用及開發,所以珠算與心算就像人之雙足,應左右配合,同步邁進。因此,檢定制度應將珠心算合併考試,皆達到一定程度才是合格(至少在基礎級數,應有如此規定)。

  另外,在台灣近幾年來,將比賽大眾化,其實是 〝檢定化〞了。坊間許多比賽,將程度降低到最基礎的級數。甚至獎勵是百分之百,全部有獎。美其名是帶動學習風潮或鼓勵學生學習興趣,但無疑是殺雞取卵的動作。它使學童或家長容易滿足虛榮心,也充滿成就感。但很可能其所學,只是很基礎的能力,無法印證於課業或日常生活中 。 長久以往,會嚴重打擊珠心算的學習價值及教育目標。
  檢定及比賽的目的,都是促使教學步入正軌, 讓學習者得以學有所用。領導單位應多思考其影響的層面,制定符合時代及社會的期盼的標準,才能夠突顯珠心算的價值感。

拾貳、心算的未來︰

  心算教育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擴散的趨勢,除原有推展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已深入社會階層,成為普遍的計算工具。其他如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加拿大、新加坡、美國等國也相當程度且有組織的推廣中,這些國家的心算教育,已不再是純以華語為教學語言,很多時間都以英語或當地語言講課。這對珠心算的世界化非常的有幫助。因為要融入不同文化、種族的國家裏,語言一定是最直接有效的溝通方式。尤其珠心算的歷史是由中國開始的,我們建議海峽兩岸的中華民族珠心算的領導階層,皆能重視這個世界市場。幾點看法︰

組織世界珠心算聯盟︰

每年定期舉辦師資研習會。但要注意,應自最基層的教學課程做起。目前的國際交流頻繁,但我們發現有些國家的珠心算教師對於心算原理及課程進展一知半解,這是非常冒險的舉動,無法指導出優異的下一代。

定期改革珠心算檢定制度︰

為方便珠心算世界化,應將檢定制度予以規格化。在策劃時應避免過於僵化,或太強調速度的進展,代以生活化、多元化、應用化的綜合測驗。如此將能爭取其他種族的認同,而不予人珠心算只是追求速度的教學工具而已。

研發英文教材、教法︰

英文是世界共通的主要語言, 許多媒介 、 資訊及電腦的運用,都以英文為首要考量。珠心算教育要普及,一定要隨手可取、隨時可看。從最淺顯的觀念給予,讓人有生活化的感覺,自然就能接受此教學技術 。 所以有英文的教學手冊及教材是極為重要的工作。

舉辦奧林匹克世界珠心算比賽︰
藉由比賽的宣傳,將珠心算的優點,譬如簡單易學 、工具單純、啟迪童蒙、進化腦力等,介紹給世界各地。尤其較偏遠或落後的地區,更有需要接受此簡便易學,不須太多經費的技能,來訓練兒童的智力。

  心算教育的推廣方針,應摒除過往,以速度為主,表演時都強調高難度的考驗,予人不易接近的距離。或發表論文過於專業化或不實用的技巧,不易讓同業消化了解。而應設計生動、活潑近似卡通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習,相信在資訊蓬勃的世界中,也不難有更高境界的發展。